新能源汽车板块亮点频现 187家前3季度净利润上涨

储能世界网讯:

“产销强劲增长,品质放眼全球”,是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上市公司的真实写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1月份至9月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3.46万辆和72.15万辆,比上年同期分别增长73.05%和81.05%。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和销售市场,并孵化出一批跻身全球舞台的细分领域龙头企业。


从板块上市公司来看,比亚迪开启新能源乘用车2.0时代,新一代秦、唐产品上市;上汽集团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二代EDU技术获得应用;宇通客车实现新能源轮边电机公交的量产交付;宁德时代实现软包动力电池配套日产,德国建厂启动;汇川技术第三代乘用车动力总成产品开发基本完成,部分定点乘用车型实现批量销售;杉杉股份、当升科技实现高镍三元正极材料量产;杉杉股份、贝特瑞实现硅碳负极产业化应用;创新股份实现湿法隔膜量产突破,星源材质实现干法隔膜轻薄化;新宙邦实现高镍电解液配套突破;新一代动力电池核心材料基本实现国产,并向海外动力电池企业LG、三星、松下等客户供货,与海外材料行业巨头同台竞技。


目前,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积极提升科技含量、完善产品结构,高质量发展亮点频现。在科技含量方面,近年来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技术水平快速提升。平安证券分析师朱栋表示,2016年至2018年,国家补贴向高能量密度、高续航里程新能源乘用车产品加速倾斜,在补贴引导下纯电乘用车主流续航里程由100km提升至350km,动力电池组能量密度实现翻倍增长,突破160wh/kg水平,动力电池组平均售价下降约50%,接近1元/wh水平。材料体系方面更高能量密度的三元正极材料体系配套占比超过50%,并实现向高镍化产品的升级;硅碳石墨负极也步入产业化应用阶段,容量首次超过500mAh/g,较传统人造石墨产品360mAh/g提升近40%;隔膜领域湿法隔膜逐步普及9微米厚度产品,干法隔膜11微米厚度产品批量应用,厚度较前期主流产品16微米大幅降低,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我国动力电池材料制备、应用能力已经达到国际一流水平,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业技术取得长足进步。


在产品结构方面,新能源汽车产品更加贴近消费者。“新能源乘用车已经成为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快速增长的主要动力,产品结构日趋合理。2018年以来我国新能源乘用车消费结构从以运营、短距通勤主导的纯电微型车为主,逐步通过产品升级切入大众市场。国内上汽、广汽、吉利等自主品牌相继推出多款与传统燃油车直面竞争的新能源乘用车型,如上汽Marvel X、吉利博瑞GE等,更加贴近消费者需求。”朱栋表示。


科技含量和产品结构亮点频现也带来了新能源汽车上市公司三季报业绩的提升。据同花顺iFinD数据统计显示,在202家新能源汽车概念股中,有187家实现净利润上涨,占比高达92.57%;187家净资产收益率为正,四川金顶以66.07%排名第一。


与过去相比,尽管新能源汽车板块上市公司在科技含量和产品结构等方面有诸多新变化,但依旧存在一些瓶颈和不足。长城证券分析师马晓明表示,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吸引各路资金前往布局相关产业链,但呈现出结构性分化,即高端不足、低端过剩。随着合资车企推进新能源乘用车国产化进程,海外动力电池企业向国内渗透,新能源汽车产业链竞争日趋激烈。在补贴政策奖优罚劣的引导下,市场份额将快速向龙头企业集中。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链需保持参与全球竞争,保证高强度研发投入。


兴业证券首席电力设备新能源分析师苏晨认为,新能源产业链各个板块均呈现出头部企业占有率进一步提升的趋势,其优势不仅体现在产品品质和技术研发上,而且逐渐体现在价格上。由于产能扩张速度快及供应链管控能力强,各个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行业的定价能力进一步加强,各子领域均会逐渐出现有能力垄断的企业。

我们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文章内容仅供参考! 因内容为机器人自动从互联网自动抓取,如您不希望您的作品出现在我们的平台,请和我们联系处理邮箱[email protected],电话:18626060360,谢谢!

(0)
储能机器人的头像储能机器人储能新手
上一篇 2021-01-12 21:39
下一篇 2021-01-12 21:39

相关推荐

分享本页
返回顶部